时间: 2025-04-30 15:3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8:19
“煎心”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没有明确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从字面上看,“煎”通常指的是烹饪方法,即将食物放在油或水中加热至熟;“心”则常指心脏或内心。将两者结合,“煎心”可能被理解为内心受到煎熬或极度不安的状态。
由于“煎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被用来形容人物内心的痛苦或焦虑,但在日常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几乎不会出现。
由于“煎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创造性的使用:
同义词:煎熬、焦虑、痛苦、不安 反义词:平静、安宁、舒适、满足
由于“煎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明确。它可能是由“煎”和“心”两个字组合而成的非标准表达。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煎心”可能被用来形容人们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的内心状态。
“煎心”这个词汇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反应。
由于“煎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夜深人静,星光黯淡,
煎心之痛,无人能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夜晚孤独地坐着,表情痛苦,周围环境昏暗,这样的画面可以与“煎心”的情感相呼应。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内心的痛苦,如英语中的“tormented heart”或“agony of the heart”。
“煎心”这个词汇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内心的痛苦和不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情感和状态。
1.
【煎】
(形声。从火,前声。“火”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本义:煎熬)。
同本义。
【引证】
《説文》-煎,熬也。 、 《方言七》-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谓之煎。 、 苏轼《豆粥》-帐下烹煎皆美人。
【组词】
煎米、 煎服、 煎盘、 煎豆摘瓜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