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58:46
词汇“宣圣”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或者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表达。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宣圣”字面意思是指宣布或宣扬圣人的事迹或教诲。其中,“宣”意为宣布、宣扬,“圣”指圣人,即在道德、智慧或**上达到极高境界的人。
“宣圣”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对圣人教诲的传播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化和学术领域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圣人被视为道德和智慧的典范,宣圣活动可能与仪式、教育传承或政治宣传有关,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智慧的尊崇。
提到“宣圣”,可能会联想到庄重、崇高和传承的情感,它唤起对古代圣人智慧和道德的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与相关学术讨论时,可能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宣圣”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用来表达对智慧和道德的追求和传承。
结合古代宫廷或**仪式的图像,可以更好地理解“宣圣”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庄重的音乐或诵读圣人教诲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proclaim a saint”(宣布为圣人)或“promote sainthood”(推广圣人地位),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宣圣”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词汇,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圣人智慧和道德的尊崇。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1.
【宣】
(形声。从宀(mián),亘(xuán)声。“宀”与房屋有关。一说据甲骨文为云气舒卷自如之象。本义:帝王的宫殿)。
古代帝王的大室,古宫室名。
【引证】
《说文》。按,当训大室也。与宽略同。-宣,天子宣室也。 、 《淮南子·本经》。注:“宣室,殷宫名,一曰狱也。”-武王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 、 《汉书·孝文纪》。注:“未央前正室也。”-受釐坐宣室。 、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2.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