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0:1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0:10:09
执鞭随蹬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手持鞭子,跟随在马蹬旁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忠诚地跟随主人或领导者,不离不弃。
在文学作品中,执鞭随蹬 常用来形容忠臣或忠诚的随从,如在《三国演义》中,描述关羽对刘备的忠诚时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描述忠诚和追随的情境时,人们可能会引用它。在专业领域,如历史研究或文学评论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分析人物关系和忠诚度。
同义词:忠心耿耿、忠贞不渝、矢志不渝 反义词:背信弃义、见异思迁、三心二意
执鞭随蹬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骑马文化,当时骑士的随从会手持鞭子,随时准备协助骑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形容任何形式的忠诚追随。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被视为一种美德。执鞭随蹬** 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强调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忠诚和坚定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定和可靠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始终如一地支持他人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证过朋友之间的忠诚,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他们也始终相互支持,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执鞭随蹬 这个成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执鞭随蹬,守护着那盏不灭的灯。”
想象一个古代战场,骑士和他的随从在尘土飞扬中并肩作战,随从手持鞭子,随时准备协助,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by one's side”或“loyal to the e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忠诚和追随的含义是相似的。
执鞭随蹬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忠诚的一种赞美,也是对坚定不移的追随精神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死亦甘心。
1.
【执】
(右边是人,手被铐住。本义:拘捕;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执,捕罪人也。 、 《礼记·檀弓》。注:“拘也。”-而妻妾执。 、 《吕氏春秋·慎行》。注:“囚也。”-使执连尹。 、 《左传·僖公五年》-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 清·全祖望《梅花岭记》-被执至南门。
【组词】
执命、 执讯、 执囚、 执问、 执狱
2.
【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泛指鞭子。
【引证】
《说文》-鞭,驱也。 、 《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乐府诗集·木兰诗》-北市买长鞭。 、 唐·李白《赠友人》-骏马不劳鞭。
【组词】
鞭影、 鞭镫、 鞭弭
3.
【随】
(形声。从辵(chu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隨,从也。 、 《易·杂卦》-隨无故也。 、 《书·禹贡》-隨山刊木循也。 、 《诗·大雅·民劳》-无纵诡隨。 、 《仪礼·聘礼》。注:“不并行也。”-凡庭实隨入。 、 《仪礼·乡射礼记》-距隨长武。 、 《荀子·天论》-列星随旋。 、 《韩非子·杨权》-主失其神,虎随其后。 、 《韩非子·说林上》-子行而我随之。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随任、 随直、 随班、 随扈、 随身灯、 随坐、 随宦、 随随步口、 随起举哀
4.
【蹬】
马镫。
【引证】
《南史》-[婆利国王]带金装剑,偏坐金高坐,以银蹬支足。
梯道。
【引证】
《徐霞客游记》-蹬倚绝壁,壁石皆崆峒,木根穿隙缘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