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0:22
海况表:海况表是一种记录和描述海洋表面状态的工具或文档,通常包括海面波浪的高度、周期、方向,以及海水的温度、透明度等信息。它对于航海、海洋研究、渔业、海上作业等领域至关重要。
海况表一词源自对海洋状态的观察和记录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况表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从最初的手工记录到现在的数字化和自动化监测。
在海洋文化中,海况表是海洋知识和经验的象征,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理解和适应。在一些沿海社区,海况表甚至被视为神圣的,因为它关系到人们的生计和安全。
海况表让我联想到广阔无垠的海洋和人类对未知的探索。它代表了自然的力量和人类智慧的结合,激发了我对海洋科学的兴趣和对冒险的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海况表是我在计划海边旅行时的重要参考,它帮助我避开恶劣的海况,享受安全的海洋活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海况表:
海况表上的波浪, 如同心中的起伏, 时而平静,时而狂野, 记录着生命的航程。
海况表让我想到海浪拍击海岸的声音和海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海况表在我心中的形象。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海况表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其具体的名称和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工具可能被称为“sea state chart”或“oceanographic data sheet”。
海况表是一个重要的海洋工具,它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文化和个人生活中扮演着角色。通过对海况表的学习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海洋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科学和技术来理解和利用海洋资源。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况】
(形声。从水,兄声。本义:寒冷的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未得其证。…古矧兄、比兄,皆用兄字;后乃用況字,后又改作况。”-況,寒水也。
3.
【表】
(会意。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小篆字形,衣字中间加个毛字。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外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古者衣裘,以毛为里。按,古衣裘皆外毛,礼服必加裼衣其上。许所谓上衣也,故曰以毛为田,言有表,则毛在里也。”-表,上衣也。 、 《礼记·玉藻》-表裘不入公门。 、 《论语》。皇疏:“谓加上衣也。”-必表而出之。 、 《庄子·让王》-中绀而表素。
【组词】
表裘、 表礼、 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