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8:30
词汇“晚半天儿”是一个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汉语词汇,主要在**北方地区使用,尤其是在北京方言中较为常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晚半天儿”字面意思是指接近傍晚的时间,大约是下午到傍晚的这段时间。它强调的是一天中从下午到傍晚的过渡时段。
“晚半天儿”这个词汇的形成可能与古代对时间的划分有关,强调的是一天中从白天到夜晚的过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口语中保留下来,但在正式文体中较少使用。
在*北方,尤其是北京,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惯使得这个词汇成为日常交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地人对时间的感觉和划分。
这个词汇常常带有一种温馨、宁静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家庭、休息和放松的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晚半天儿”来安排活动,比如和朋友约定在“晚半天儿”见面,享受傍晚的宁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晚半天儿,星辰初现,月儿弯弯,照亮归途。”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西下,老北京胡同里传来悠扬的二胡声,这就是“晚半天儿”给我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late afternoon”或“early evening”来大致表达这个时间段。
“晚半天儿”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它在日常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丰富了语言的表达。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1. 【晩】
2.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