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26
四角俱全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四个角都齐全,比喻事物完整无缺,各方面都完美。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物的完整性和完美性,通常用来形容事物各方面都达到了理想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四角俱全 常用来形容人物、**或物品的完美无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能力全面,或者某件事物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建筑设计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同义词:完美无缺、十全十美、无懈可击 反义词:残缺不全、漏洞百出、破绽百出
四角俱全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字面意思即为其含义的来源。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形容事物完整性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四角俱全** 体现了对完美和完整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如对道德、艺术和生活的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完美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精心设计、完美执行的事物。它鼓励人们在各个方面追求卓越和完整。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计划或项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例如在团队合作中,当所有成员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整个项目就可以说是四角俱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花前,四角俱全, 梦回故里,心无缺憾。”
视觉上,四角俱全 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完美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或矩形,每个角都清晰、完整。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和谐的音乐,每个音符都恰到好处。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all-inclusive" 或 "comprehensiv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了事物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四角俱全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事物的完整性,也传达了对完美的追求。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精确性。
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把你林妹妹定给他,岂不四角俱全?
1.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2.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
3.
【俱】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俱,皆也。 、 《战国策·齐策》。注:“偕也。”-而仪与之俱。 、 《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汉书·李广苏建传》-百余人俱。 、 、 《世说新语·自新》-处与之俱。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使与书俱。
4.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