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3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38:13
湍激(tuān jī)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水流急速、汹涌。它通常用来形容水流因为地形或其他原因而变得非常急促和猛烈。
“湍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构成部分“湍”和“激”分别表示急流和水流冲击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文化中,湍激的水流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象征力量、变化或危险。在一些传统故事和诗歌中,湍激的水流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挑战和困难。
“湍激”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动态感和力量感,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景观,或是生活中的激烈冲突和挑战。
在旅行中,我曾亲眼目睹过一条河流因为暴雨而变得湍激,那种景象令人难忘,也让我对自然的力量有了更深的敬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湍激”:
湍激的河水,如同命运的洪流, 冲刷着岁月的痕迹,不留一丝温柔。
想象一条湍激的河流,水花四溅,声音震耳欲聋,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观看自然纪录片或瀑布的视频来体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urbulent”或“raging”,它们也用来形容水流的急速和猛烈。
“湍激”这个词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在描述自然景观或比喻人生挑战时,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表达方式。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对于丰富语言表达和理解文化内涵都是非常有益的。
1.
【湍】
(形声。从水,耑(zhuān)声。本义:水势急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湍,疾濑也。 、 《史记·河渠书》。集解:“疾也。”-水湍悍 、 《楚辞·抽思》-长濑湍流。 、 《淮南子·说山》。注“急水也。”-稻生于水,而不能生于湍濑之流。
【组词】
湍水、 湍悍、 湍急、 湍泷、 湍涛、 湍瀑
急流的水。
【引证】
吴均《与朱元思书》-急湍甚箭。
【组词】
急湍、 湍洑、 湍渚、 湍鸣、 湍驶、 湍激、 湍波
2.
【激】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激,水碍袤疾波也。 、 《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 《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 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
【组词】
激激、 激浪、 激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