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30 05:3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30 05:31:10
坦承:指坦率地承认或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或错误。这个词汇强调了诚实和直接的态度,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没有隐瞒或回避的情况下,公开承认某事。
坦承的词源可以追溯到汉语中的“坦”和“承”两个字。"坦"意味着平坦、直率,"承"意味着接受、承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描述直接和诚实的态度。
在强调诚信和责任的社会文化中,坦承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品质。它不仅有助于建立信任,还能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关系的修复。
坦承通常与勇气和真诚联系在一起。它可能引发对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的积极联想,同时也可能带来对错误或失败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坦承可能涉及对家人或朋友坦白自己的感受或错误,这有助于建立更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坦承”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
月光下,我坦承 那些未曾说出的爱 在夜的静谧中 流淌成河
坦承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平静的场景,如一个人在宁静的夜晚,面对星空,坦白自己的内心世界。音乐上,可能会联想到柔和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真诚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onfess”或法语中的“avouer”,都有类似的含义,强调了直接和诚实的态度。
坦承是一个强调诚实和直接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重要的应用。无论是在个人关系中建立信任,还是在专业领域中处理问题,坦承都是一种宝贵的品质。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真诚的态度。
1.
【坦】
(形声。从土,旦声。本义:平而宽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坦,安也。 、 《易·履》-道坦坦。 、 《广雅》-坦坦,平也。 、 《管子·板法》。注:“平也。”-坦气修通。
【组词】
平坦、 坦夷、 坦坦、 坦迤、 坦途
2.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