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2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25:14
“丈尺权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用丈和尺来测量长度,用权和衡来称量重量。基本含义是指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评估,通常用来比喻做事要仔细考虑,慎重决策。
“丈尺权衡”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测量工具,丈和尺用于测量长度,权和衡用于称量重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任何需要精确评估和慎重决策的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精确和慎重被视为重要的品质。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任何重要决策前都应该进行细致的考虑。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精确的测量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过程。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重要事务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需要在项目决策时使用“丈尺权衡”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要仔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做出最佳选择。
在诗歌中,可以将“丈尺权衡”融入到描述决策过程的诗句中,如:
在星辰的指引下,
我丈尺权衡,
每一颗心的跳动,
每一缕风的轻抚。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工程师在使用丈尺和权衡工具进行精确测量。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缓慢、沉稳的音乐,来体现“丈尺权衡”的稳重和精确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igh the pros and cons”或“measure twice, cut once”,都强调了在行动前进行仔细评估的重要性。
“丈尺权衡”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精确测量的物理过程,更是一种生活哲学,提醒我们在面对重要决策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传达慎重和精确的思维方式。
《论》、《孟》如丈尺权衡相似,以此去量度事物,自然见得长短重轻。
1.
【丈】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持“十”。十,十尺。本义:长度单位,十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丈,十尺也。 、 《小尔雅》-度五尺为墨,倍墨谓之丈。 、 《后汉书·列女传》-遂成丈匹。 、 唐·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百丈冰。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绸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 明·魏禧《大铁锥传》-长丈许。
【组词】
丈尺、 丈六、 丈二、 丈数
古时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引证】
《大戴礼记》-丈者,长也。
【组词】
丈人行、 丈母、 丈丈、 老丈;岳丈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3.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4.
【衡】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引证】
《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秋而载尝,夏而福衡。 、 《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衡,牛触,横大木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