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6:08
词汇“玄俗”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玄俗”由两个字组成:“玄”和“俗”。
结合起来,“玄俗”可能指的是深奥与普通、神秘与世俗的结合或对比。
由于“玄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既深奥又贴近生活的内容或风格。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讨论深奥与世俗关系的场合。
由于“玄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玄”和“俗”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对比或结合的概念。
在*文化中,“玄”与道教的玄学有关,而“俗”则与日常生活中的俗和风俗相关。因此,“玄俗”可能在讨论文化现象时,用来描述某种既包含深奥哲学思想又贴近民众生活的文化特征。
“玄俗”可能给人一种既神秘又亲切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既有深度又易于接受的知识或艺术形式。
由于“玄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玄俗之间,寻觅真谛,深奥如星辰,通俗如晨曦。”
由于“玄俗”涉及深奥与世俗的对比,可以联想到一些既有古典美感又贴近现代生活的艺术作品,如某些现代水墨画。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玄俗”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profound yet accessible”。
“玄俗”是一个富有对比意味的词汇,它提醒我们在探讨深奥与世俗的关系时,可以寻找一种平衡和融合。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玄】
(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单绞的丝,上端是丝绞上的系带,表示作染丝用的丝结。本义:赤黑色,黑中带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黑而有亦色者为玄。 、 《考工记·钟氏》。注:“凡玄色者,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五入为緅,七入为缁。 、 《周礼·染人》。注:“玄纁者,天地之色。”-夏纁玄。 、 《诗·豳风·七月》-八月载绩,载玄载黄。 、 《易·坤》-天玄地黄。 、 《孟子》-篚厥玄黄。 、 《诗·召南·卷耳》-我马玄黄。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