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1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19:20
词汇“受时”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笔误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受时”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例如在气象学中可能指的是接受或记录时间的过程。以下是对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
“受时”可能指的是在特定领域中接受或记录时间的行为或过程。例如,在气象观测中,可能指的是记录观测时间的行为。
由于“受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接受”和“时间”两个词组合而成的专业术语。
在特定的专业领域中,如气象学或天文学,精确的时间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受时”在这些领域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重要性。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受时”可能不会引起特别的情感反应或联想,但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它可能代表着精确和专业性。
由于“受时”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受时”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来使用,描述某个角色在进行精确时间记录的场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气象观测站的工作人员在记录时间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来代表时间的流逝和记录。
如果“受时”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代表着记录或接受时间的概念。
“受时”作为一个假设的特定领域术语,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和掌握这样的专业术语,对于深入理解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有帮助的。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时】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时,四时也。 、 《释名》-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 《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谓其三时不害。 、 《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 、 《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 、 《左传·闵公二年》-时事之征也。 、 《管子·山权数》-时者,所以记岁也。 、 《淮南子·天文》-四时者,天之吏也。 、 《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四时和谓之宝烛。 、 《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敬授人时。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组词】
时气、 时若、 时食、 时耕、 时夏、 时暑、 时景、 时禽、 时享、 时序、 时祀、 时田、 时令病、 时衣、 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