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4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41:02
词汇“五花度牒”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五花度牒”中的“五花”可能指的是多种多样或五彩缤纷的意思,而“度牒”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官方的文书或证书。因此,“五花度牒”可能指的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官方文书或证书。
由于该词汇较为生僻,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用于描述官方文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由于该词汇的生僻性,很难找到具体的例句。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多样的文书、丰富的证书 反义词:单一的文书、简单的证书
“五花度牒”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官方文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常用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中国,官方文书是权力和秩序的象征,因此“五花度牒”可能在描述官方文件时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式性。
由于该词汇的古旧和生僻,它可能给人一种历史感和神秘感,同时也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场的复杂和繁琐。
由于该词汇的生僻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五花度牒”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五花度牒”用于描述一个充满历史和神秘感的场景,例如: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系列古老的文书或证书,色彩斑斓,形式各异。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或神秘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历史感和神秘感。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五花度牒”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官方文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对古代文化和语言的理解,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并不实用。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
4.
【牒】
(会意。从片,葉(yè)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简札)。
同本义。古代书写用的木片或竹片。
【引证】
《说文》。按,小简曰牒,大简曰册。薄者曰牒,厚者曰牍。-版,札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受牒而退。 、 《汉书·路温舒传》-截以为牒。 、 左思《吴都赋》-王牒石记。
【组词】
金牒;玉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