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27:44
词汇“仄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仄”通常指诗律中的不平稳、不正,而“步”则可以理解为步伐或步骤。结合起来,“仄步”可能指的是不平稳的步伐或不正的步骤。然而,由于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较低,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假设进行。
“仄步”字面意思是指不平稳或不正的步伐。在文学或诗歌中,可能指不符合规范的步韵或节奏。
由于“仄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源自对古典诗词平仄规律的讨论,逐渐形成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
在**古典文学和诗歌中,平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仄步”作为一个讨论诗歌韵律的词汇,反映了文化中对诗歌美学的追求和规范。
“仄步”可能给人一种不稳、不正的感觉,但在文学创作中,它也可能带来新颖和创意的联想,打破传统,追求创新。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学*和创作古典诗词时,了解和运用“仄步”这个概念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诗歌。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尝试使用“仄步”来打破传统的平仄规律,创造出新颖的节奏和韵律:
月光下的仄步,
踏碎了传统的影子,
诗行间,
新韵律悄然生。
由于“仄步”是一个特定于中文诗歌韵律的词汇,它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仄步”作为一个讨论诗歌韵律的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和诗歌创作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典诗歌的美学和创作技巧。
1.
【仄】
(会意。小篆字形象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状。本义:倾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仄,侧倾也。 、 《周礼·考工记·车人》-行山者仄輮。 、 《汉书·息夫躬传》-众畏其口,见之仄目。 、 《管子·白心》-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 《后汉书·光武纪》-每旦视朝,日仄乃罢。
【组词】
仄歪、 仄日、 仄席、 仄起、 仄目、 仄步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