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16:20
更阑: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更”指的是古代夜间的时间单位,每更约两小时;“阑”则有尽头、结束的意思。因此,“更阑”字面意思是夜深时分,指深夜或夜晚即将结束的时候。
文学语境:在古典文学中,“更阑”常用来描绘夜晚的静谧或人物的孤独,如“更阑人静”。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这个词使用较少,通常出现在较为文雅或古风的对话中。
专业领域:在历史或文学研究中,可能会专门探讨“更阑”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使用和意义。
同义词:夜深、夜阑、夜半
反义词:黎明、破晓、清晨
“更阑”源自古代对夜晚时间的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逐渐从实际的时间描述转变为文学性的表达,用以形容夜晚的深沉和宁静。
在**传统文化中,夜晚常被赋予深沉、神秘的色彩,“更阑”这一表达体现了古人对夜晚的特殊情感和审美。
情感反应:“更阑”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有时也带有一丝孤独或忧郁。
联想:联想到古代的夜生活,或是某些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夜晚场景。
在个人的写作中,我可能会使用“更阑”来描绘一个安静的夜晚,或是表达一个人在深夜的思考和感悟。
在诗歌中:“更阑风轻,星河灿烂,独坐窗前,思绪万千。”
视觉联想:联想到一幅描绘夜晚的画,月光洒在静谧的街道上。
听觉联想:夜晚的虫鸣和远处偶尔传来的狗吠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ep into the night”或“the dead of nigh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深夜的静谧和深沉是相似的。
“更阑”这个词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更】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再”、“复”、“又”。
【引证】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组词】
更无六耳、 更若、 更待
表示程度的加深,相当于“更加”、“愈加”、“越发”等。
【引证】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 《资治通鉴》-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2.
【阑】
同本义。引申为栏杆。
【引证】
《说文》-阑,门遮也。 、 《史记·楚世家》-虽仪之所甚愿为门阑之厮者,亦无先大王。 、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今公之牛马老于阑牢,不胜服也。 、 杜甫《李监宅》-门阑多喜色,女婿近乘龙。 、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组词】
阑槛、 阑楯、 阑牢、 阑圈
环状物。
【引证】
元·王实甫《西厢记》-你看月阑,明日敢有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