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0:48
“伊始”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开始”或“起初”。它通常用来描述某个过程、**或时期的起始阶段。
“伊始”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伊”是一个代词,相当于“那”或“这”,而“始”意为“开始”。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其古雅的风格。
在**文化中,“伊始”常与新的开始、希望和可能性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们对新事物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伊始”给人一种庄重、期待和新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新的开始,无论是个人生活中的新阶段,还是历史上的新时期。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我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或计划时,我常常会用“伊始”这个词来提醒自己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需要全力以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伊始,万物苏醒,新的希望在心中悄然绽放。”
视觉上,“伊始”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出或新生儿的诞生,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命的活力。听觉上,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鸟鸣或新年的钟声。
在英语中,“beginning”或“start”可以对应“伊始”,但它们缺乏“伊始”所具有的文学和古雅的特质。
“伊始”是一个富有文学和历史韵味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过程的开始,还蕴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能够为我的文字增添一份庄重和深度。
1.
【伊】
(会意。从人,从尹。尹,治理。合起来指伊尹,殷治理天下者。后假借为那)。
表示远指,相当于“那”。
【引证】
《诗·秦风·蒹葭》。笺:“伊,当作繄,犹是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始】
(形声。从女,台声。本义:开头,开始)。
同本义。与“终”相对。
【引证】
《说文》。朱曰:“裁衣之始为初,草木之始为才,人身之始为首为元,筑墙之始为基,开户之始为戽,子孙之始为祖,形生之始为胎。”-始,女之初也。 、 《老子》。注:“始者,道本也。”-无名天地之始。 、 《易·恒》。虞注:“乾为始。”-始求深也。 、 《礼记·经解》-君子慎始。 、 《礼记·昏义》。注:“犹根也。”-礼始于冠。 、 《荀子·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 方苞《狱中杂记》-始缢即气绝。 、 蔡元培《图画》-始于文艺中兴时代之意大利。
【组词】
始卒、 始室、 始基、 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