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17:2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17:21:43
甄辨: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甄”意为鉴别、挑选,“辨”意为辨别、区分。结合起来,“甄辨”指的是仔细鉴别和区分事物的真伪、优劣或性质。
“甄”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原意为制作陶器的转轮,引申为挑选、鉴别。“辨”字则源自“辧”,意为分开、区分。两者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甄辨”。
在**传统文化中,“甄辨”常与智慧和判断力联系在一起,如古代的科举考试中,考官需要甄辨考生的文章优劣。
“甄辨”给人一种严谨和专业的感觉,联想到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思熟虑的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购物时甄辨商品的质量,或者在人际交往中甄辨他人的真实意图,都是“甄辨”的应用实例。
在诗歌中,可以将“甄辨”用于描述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晨曦微露,甄辨花间露珠, 清风徐来,辨析叶上光影。
在英语中,“甄辨”可以对应为“discriminate”或“distinguish”,但“discriminate”更多带有区分优劣的含义,而“distinguish”则更侧重于区分不同。
“甄辨”是一个强调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的重要词汇,无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学*和应用“甄辨”,可以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质量。
1.
【甄】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董仲舒传》-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 、 晋·潘尼《释奠颂》-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 、 《后汉书》-甄陶品类。
2.
【辨】
(形声。从刀,辡(biǎn)声。本义:判别,区分,辨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辨,判也。 、 《小尔雅》-辨,别也。 、 《周礼·天官》-辨方正位。 、 《易·系辞下》-辨是与非。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耳辨音声清浊。 、 《庄子·秋水》-不辨牛马。 、 《左传·昭公元年》-男女辨姓。 、 《乐府诗集·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组词】
明辨是非;辨白、 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