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4:54
撩蜂拨刺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挑逗蜜蜂,拨动刺。这个成语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不自量力,故意去招惹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人或事物,结果往往自食其果。
在文学作品中,撩蜂拨刺 常用来形容那些明知故犯、自找苦吃的人物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告他人不要去招惹麻烦。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那些故意挑起争端或冲突的行为。
撩蜂拨刺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行为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行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和为贵”,避免无谓的争端。因此,撩蜂拨刺** 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具有警示作用,提醒人们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鲁莽和后果自负。它提醒人们在行为前要三思,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有人因为不理智的行为而招致麻烦,这时撩蜂拨刺 这个成语就能很好地描述这种情况。
在诗歌中,可以将撩蜂拨刺 融入描述人物性格的诗句中,如:“他心如顽石,撩蜂拨刺不知悔。”
想象一个人在蜂巢附近挑逗蜜蜂,蜜蜂愤怒地飞舞,这个场景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增强成语的形象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stirring the hornet's nest",意为“捅马蜂窝”,与撩蜂拨刺 有相似的含义,都指招惹麻烦。
撩蜂拨刺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工具,也是一个提醒人们谨慎行事的警示。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至关重要。
你倒先来撩蜂拨刺,此仇如何不报?
1.
【撩】
揭起,向上掀起
【组词】
用手舀水浇洒
【组词】
2.
【蜂】
(形声。从虫,夆(fēng)声。本义:蜂,一种昆虫。有蜜蜂、胡蜂、细腰蜂等。特指“蜜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蜂,飞虫螫人者。 、 《左传·僖公十二年》-蜂虿有毒。 、 《汉书·文元传》-蜂目而豺声。 、 《论衡·言毒》-蜜为液,蜂则阳物也。
【组词】
蜂虿、 蜂臣、 蜂扇蚁聚
3.
【拨】
(形声。从手,发声。本义: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撥,治也。 、 《诗·商颂·长发》-玄王桓拨。 、 《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组词】
拨烦、 拨乱、 拨畦、 拨通
4.
【刺】
象声词
【组词】
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