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2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5:28
“无根无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根,没有蒂”。在植物学中,“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蒂”是花或果实的基部,连接着茎。因此,“无根无蒂”比喻事物没有基础或根基,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
“无根无蒂”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和文学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事物缺乏基础和稳定性的常用表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根”和“蒂”象征着稳定和持久。因此,“无根无蒂”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常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深度和实质的事物或人。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不稳定和漂泊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迷茫和无助的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用“无根无蒂”来形容一个朋友在职业选择上的犹豫不决,他总是在不同的工作之间徘徊,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像一朵无根无蒂的花, 在风中摇曳,寻找着归宿。”
视觉上,“无根无蒂”可能让人联想到漂浮的云朵或随风飘动的树叶。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风声或水流声,象征着流动和不稳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ootless”或“without foundation”,它们传达了相似的缺乏根基和稳定性的概念。
“无根无蒂”这个词汇在描述缺乏稳定性和根基的事物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而且在个人表达和创造性写作中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突然发生的。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根】
(形声。从木,艮(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引证】
《说文》-根,木株也。 、 《说文通训定声》-蔓根为根,直根为柢。 、 《韩非子·解老》-根深,则视久。 、 《老子》-是谓深根、固柢。 、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组词】
根荄、 根茇、 根柢、 根垓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蒂】 (形声。从艸,帝声。本义:花、叶或瓜、果与枝茎连结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