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27
失丧: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失去或丧失,通常指失去某物或某人的状态,或者指精神上的失落和沮丧。
“失丧”一词源于古汉语,由“失”和“丧”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失去和丧失。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其基本含义。
在**文化中,“失丧”常常与悲伤和哀悼联系在一起,如丧葬仪式中的哀悼行为。社会背景下的失丧可能涉及失业、失恋等社会问题。
“失丧”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失落和无助的感觉。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导致消极的思维和表达。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因为失去某物或某人而感到失丧的时刻,这种经历可能会加深对“失丧”一词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失丧”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如:
在那无星的夜空下,
我感到心灵的失丧,
如同迷失的旅人,
在黑暗中寻找光。
在英语中,“失丧”可以对应为“loss”或“despair”,在不同文化中,对失丧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情感体验是共通的。
“失丧”是一个表达失去和悲伤的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状态,对语言学*和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丧】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喪,亡也。 、 《易·坤》。马注:“失也。”-东北丧朋。 、 《诗·大雅·皇矣》-受禄无丧。 、 《礼记·檀弓》-问丧无夫子乎。又,丧人无以为宝。 、 《国语·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 、 《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 《韩非子·五蠹》-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
【组词】
丧明、 丧检、 丧履、 丧精、 丧心、 丧志、 丧律、 丧师、 丧师辱国、 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