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4:19
词汇“晋年”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来理解和分析它。
“晋年”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晋朝的年代”或“晋代的年份”。晋朝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晋和东晋,西晋(25-31*年)和东晋(317-420年)。因此,“晋年”可能指的是这个时期内的某一年。
由于“晋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历史学或考古学领域,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指代晋朝的某个具体年份。
同义词:晋代、晋朝年份 反义词:不适用,因为“晋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晋年”的词源直接来自于晋朝这个历史时期。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汇可能因为晋朝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而被保留下来,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
晋朝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文化上以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著称,如《世说新语》等文学作品。因此,提到“晋年”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成就和社会风貌。
提到“晋年”可能会让人产生一种历史沧桑感,联想到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
由于“晋年”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可以将“晋年”作为一个历史背景,来描绘那个时代的风景和人物。
提到“晋年”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山水画、古琴音乐等,这些都是晋朝文化的代表。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晋年”的词汇,但可以通过解释晋朝的历史背景来传达这个概念。
“晋年”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们丰富了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晋】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指追着太阳一直前进。本义:上进)。
进。
【引证】
《说文》-晉,进也。日出,万物进。 、 《易·序卦》-晋者,进也。 、 《周礼·田仆》-王提马而走诸侯晋。 、 班固《幽通赋》-盍孟晋以迨群兮。(盍:为什么不;孟,勉力;迨,赶上;群:大家。)
【组词】
晋谒、 晋接、 晋食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