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6:35
清政府对蒙古族的政治制度。1624-1771年推行于蒙古族地区。在蒙古原有社会制度基础上,参照八旗制度组织原则建立。旗为军政合一单位,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数旗合成盟。由清政府任命旗长、盟长。对稳定蒙古社会秩序起一定作用。解放后废除,只保留盟旗称谓,盟相当于地区,旗相当于县。
1.
【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个盘盂,中间放着牛耳。古代盟会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执牛耳,掘穴埋牲。本义:在神前发誓结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割牛耳盛朱盘,取其血歃于玉敦。 、 《三苍》-盟,歃血誓也。 、 《周礼·司盟》-掌盟载之法。凡邦国有疑会同,则掌其盟约之载,及其礼仪,北面谓明神。 、 《周礼·诅祝》。注:“盟诅,主于要誓,大事曰盟,小事曰诅。”-掌盟诅。 、 《礼记·曲礼》-约信曰誓,涖牲曰盟。 、 《左传·昭公十三年》-再会而盟。 、 《诗·小雅·巧言》-君子屡盟。 、 《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 、 《左传·僖公三十年》-秦伯说,与郑人盟。 、 《左传·僖公四年》-屈完及诸侯盟。
【组词】
盟主、 盟坛、 盟会
2.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
3.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4.
【度】
估计,推测。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组词】
忖度、 测度;度空儿
衡量。
【引证】
《礼记·王制》。释文:“量也。”-度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