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3:06
“举措必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采取的措施或行动必定是恰当和正确的。这个成语强调了决策或行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通常用于描述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措施是经过深思熟虑且符合实际情况的。
“举措必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可以看到类似的表达方式,强调行动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举措必当”体现了对智慧和审慎的推崇。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强调决策质量和效果的场合。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肯定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明智、可靠和有效的决策。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句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由于及时采取了“举措必当”的策略,成功地解决了项目中的关键问题,赢得了团队的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举措必当,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我们前行。”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智者在沉思后做出决策的画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赞许和肯定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considered action”或“wise decis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义相似。
“举措必当”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对智慧和审慎的推崇,也是评价决策和行动质量的重要标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句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举措必当,莫不如画。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措】
(形声。从手,昔声。本义:放置,安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措,置也。 、 《论语·子路》-则民无所措手足。 、 《礼记·中庸》。疏:“学不至于能,不措置休废也。”-学之弗能,弗措也。 、 《汉书·文帝纪》。师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无所刑也。”-几致刑措。
【组词】
措置、 措身、 措手、 措手不迭
3.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引证】
《说文》-必,分极也。
4.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