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28:23
前途:指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前景,通常与个人的职业、生活规划或事物的未来发展有关。字面意思是指前面的道路或路径,引申为未来的可能性或希望。
“前途”一词源于汉语,由“前”和“途”组成,字面意思是前面的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指代未来的发展方向或前景。
在**文化中,“前途”常与个人的努力、机遇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社会普遍认为,个人的前途与其教育、努力和选择密切相关。
“前途”一词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希望、机遇和成功。它也可能引发对未知的担忧或焦虑。
在职业规划中,我经常思考自己的“前途”,考虑如何通过学*和实践来塑造自己的未来。
诗歌: 前途如画卷,展开在眼前, 每一步选择,绘出不同篇。 梦想为笔,汗水为墨, 绘出人生,辉煌的篇章。
视觉:想象一条宽阔的道路,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象征着前途的无限可能。 听觉:听到一首激励人心的歌曲,如《Eye of the Tiger》,激发对前途的积极追求。
在英语中,“前途”可以对应为“future”或“prospect”。不同文化对“前途”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它与个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前途”是一个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词汇,它激励人们为未来努力和规划。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前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讨论和规划个人的未来。
1.
【前】
(本义:前进)。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前,进也。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然而驱之不前,却之不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 《乐府诗集·陌上桑》-罗敷前致词。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驰而前。 、 《庄子》-孔子下车而前。
【组词】
前却、 前迈、 前旌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