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0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00:27
文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文化的轨道”或“文化的轨迹”。它通常用来指代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路径、文化传承或文化体系。
在文学中,文轨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或文学流派的发展轨迹。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化学或社会学中,它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分析和讨论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同义词:文化脉络、文化轨迹、文化传承 反义词:文化断裂、文化颠覆
文轨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文”(文化)和“轨”(轨道)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轨”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路径或规律,因此“文轨”自然就指代了文化的发展路径。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文轨可能被用来强调文化的一致性和连续性,也可能被用来批判文化的保守性或僵化。
文轨这个词汇给人一种稳定、有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积淀。它也可能引发对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文化研究项目中使用过“文轨”这个词汇,用来分析一个地区的文化变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沿着古老的文轨, 文化的种子在心田里发芽。 历史的河流, 在时光的隧道里缓缓流淌。”
文轨可能让人联想到一条古老的石板路,两旁是历史的建筑,耳边是悠扬的传统音乐。
在英语中,文轨可以对应为“cultural trajectory”或“cultural path”,它们在概念上是相似的,但在具体的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文轨这个词汇在我对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的连续性和变化,也让我意识到文化研究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学习和表达中,我将继续探索和使用这个词汇,以丰富我的语言和思维。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轨】
(形声。从车,九声。本义:轨距,车两轮间的距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轨,车辙也。 、 《考工记·匠人》。注:“轨,谓辙广。”-经涂九轨。 、 《战国策·齐策》。注:“车两轮间为轨。”按,谓两轮间相距之迹为轨也。-车不得方轨。 、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组词】
轨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