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58
捶骨沥髓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捶打骨头,沥取骨髓”,形容极度压榨或剥削,比喻残酷地剥削或压榨到极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极端的苦难或不公正的待遇。
在文学作品中,捶骨沥髓 常用来形容封建社会或旧时代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社会不公或历史**时,它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社会学,这个词汇用于分析和批判过去的剥削制度。
同义词:敲骨吸髓、剥削压榨
反义词: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捶骨沥髓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其字面意义,即捶打骨头以获取骨髓。这个成语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用以形容极端的剥削和苦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捶骨沥髓** 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是社会不公和阶级矛盾的象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仍被用来批判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和经济制度。
捶骨沥髓 这个词汇给人以沉重和悲惨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苦难和压迫。它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公正和人类尊严,激发对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和反思。
在讨论历史课程中关于封建社会的剥削时,我曾使用捶骨沥髓 这个成语来描述农民的悲惨生活,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反思的诗歌时,我使用了捶骨沥髓 这个成语:
在古老的田野上,
农民的汗水滴落,
捶骨沥髓的岁月,
铸就了沉默的歌。
捶骨沥髓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沉重的打击声和痛苦的呻吟,视觉上可能联想到破旧的农舍和疲惫的农民形象。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exploitation to the bone”或“extreme exploitatio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捶骨沥髓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剥削的残酷性,是理解和批判历史及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要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极端的社会现象。
今或重困疲羸,力求附益,捶骨沥髓,隳家取财,苟媚聚敛之司,以为仕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