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08
琨玉秋霜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琨玉、秋、霜。其中,“琨玉”指的是美玉,“秋”代表秋天,“霜”则是指秋天的霜冻。整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行高洁,如同美玉一般纯净,又如秋霜一样冷峻严肃。
在文学作品中,琨玉秋霜 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高尚品德和严肃态度,如在古典小说或诗词中描述正直的官员或品德高尚的文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文本中较为常见。
同义词:冰清玉洁、高风亮节 反义词:卑鄙无耻、庸俗不堪
琨玉秋霜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格美的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文学和正式文体中。
在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纯洁和高贵,秋霜则代表着严肃和冷峻。因此,琨玉秋霜** 在描述人物时,强调的是一种超越常人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这个成语给人以高洁、严肃的情感联想,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复杂环境中仍能保持高尚品质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在职场或社会中保持正直和严肃态度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琨玉秋霜映月明,高风亮节照人心。”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清澈的玉石和秋天的霜花;听觉上,可能是秋风吹过枯叶的沙沙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比喻来实现,如英文中的“as pure as gold”。
琨玉秋霜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人文之高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和深度。
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1.
【琨】
美玉。
【引证】
《说文》-琨,石之美者。从玉,昆声。 、 汉·张衡《思玄赋》-献环琨与琛缡兮,申厥好以玄黄。
2.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3.
【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为蟋蟀形,虫以鸣秋,借以表达“秋天”的概念。另一写法,是蟋蟀形下加“火”字,表示秋天禾谷熟,似火灼。籀文又添加“禾”旁。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秋,禾谷熟也。 、 《尔雅》-秋为白藏。又,秋为收成。 、 《春秋繁露·官制象无篇》-秋者,少阴之选也。 、 《月令章句》-百谷名以其初生为春,熟为秋,故麦以孟夏为秋。 、 宋·范成大《颜桥道中》-处处田畴尽有秋。 、 赵树理《福贵》-收过了秋,天气一凉,病就重起来。
【组词】
麦秋、 秋麦、 秋禾、 秋成、 秋苗、 秋实、 秋登
4.
【霜】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 、 《汉书·董仲舒传》-霜者,天之所以杀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秦风·蒹葭》-白露为霜。 、 宋·范仲淹《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组词】
霜雪、 霜瓦、 霜旦、 霜甲、 霜衣、 霜妃、 霜序、 霜信、 霜砧、 霜草、 霜气、 霜鸟、 霜雪、 霜雾、 霜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