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2:06
“本末相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本”和“末”相互协调、顺应。其中,“本”指的是事物的根本、基础,“末”指的是事物的枝节、次要部分。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事物的根本和枝节之间应该保持和谐一致,相互支持,不出现矛盾或冲突。
在文学作品中,“本末相顺”常用来形容故事情节或人物关系的发展合理、自然,没有突兀之处。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评价某个计划或行动的合理性,强调其步骤和目标的一致性。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系统工程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组织结构或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率。
同义词中,“井井有条”强调的是有序和整洁,“条理分明”强调的是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强调的是不慌不忙、有序进行。反义词中,“本末倒置”指的是把根本和枝节弄颠倒了,“颠三倒四”形容说话做事没有次序,“乱七八糟”形容混乱无序。
“本末相顺”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对事物根本和枝节的重视。在古代文献中,如《论语》、《孟子》等,都有对“本”和“末”关系的讨论,强调治国理政、为人处世时应该注重根本,同时不忽视枝节。
在**传统文化中,“本末相顺”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在处理事物时追求平衡和和谐。这种思想在社会管理、家庭教育、个人修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强调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方法和步骤应该与目标一致,避免走极端。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和谐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有序的组织、和谐的社会和平衡的生活。在个人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传达出对事物合理性和效率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评价一个朋友的项目计划时使用了“本末相顺”这个成语,强调他的计划步骤和目标的一致性,得到了他的认可。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日花开本末相顺,枝头绽放,根下滋养。”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棵树,树根稳固,树枝繁茂,整体和谐。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旋律优美的音乐,每个音符都恰到好处,整体和谐流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verything in its right place”,强调事物各就各位,有序不乱。
“本末相顺”这个成语在强调事物根本和枝节的和谐关系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适用于文学和口语表达,也适用于专业领域的分析和评价。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对事物合理性和效率的看法。
本末相顺,终始相应。
1.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2.
【末】
(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末,木上曰末。 、 《孟子》-不揣其本,而齐其末。 、 《淮南子·地形》-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 《左传·哀公十一年》-末大必折。
【组词】
末大、 末大必折、 末杪、 末梢
3.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4.
【顺】
(会意。从页,从巛。页(xié),头。本义:沿着同一方向)。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顺,循也。 、 《诗·鲁颂·泮水》-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 《资治通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 《荀子·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组词】
他顺着篱笆一直爬到大门边;顺流、 顺衽、 顺领、 顺绪、 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