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2:25
“急急如律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道教咒语,字面意思是“迅速地如同法律命令一样”。在道教仪式中,法师在施法时会念诵此咒语,以祈求神灵迅速响应并执行命令。
在文学作品中,“急急如律令”常用于形容行动迅速、命令立即执行的场景。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强调某事的紧迫性或命令的不可违抗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军事,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严格执行规则或命令的情况。
“急急如律令”源自古代道教咒语,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从仪式中脱离,进入日常语言,用于形容任何需要迅速执行的情况。
在文化中,道教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急急如律令”这个成语也承载了道教文化的色彩。它不仅用于仪式,也广泛应用于强调命令或行动的紧迫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紧迫和权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紧急情况下的果断行动和不可违抗的命令。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过这个成语来强调事情的紧迫性,例如在组织紧急会议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急急如律令,星辰闪烁,指引迷途的旅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法师在神秘的仪式中念诵“急急如律令”,周围是飘动的符咒和神秘的光芒。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而急促的咒语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ct now, as if by command!”,强调立即行动的重要性。
“急急如律令”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上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实际应用中展现了其紧迫性和权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深度。
若三日之内,一雨滂沱,是龙之灵,亦人之幸。礼无不报,神其听之!急急如律令。
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欶。
1.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2.
【急】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紧,紧缩。
【引证】
《三国志·吕布传》-遂生缚布,布曰:“缚太急,小缓之。
【组词】
急亲戚、 急持、 急窄、 急装、 急绷绷形容把东西拉得很紧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5.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