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8:45
烟柱: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直立的、柱状的烟雾。它通常用来描述烟雾从某个源头(如火灾、烟囱、火山等)垂直升起的景象。
烟柱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烟”和“柱”两个字组成,描述的是烟雾形成的柱状结构。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中就有“烟烟”(烟雾缭绕)的描述,而“柱”字则一直用来形容直立的物体。
在不同的文化中,烟柱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一些**或神话故事中,烟柱可能象征着神的指引或警告。在现代社会,烟柱常常与环境污染和灾害联系在一起。
烟柱往往给人带来不安或紧张的情感反应,因为它通常与火灾、灾难等负面**相关联。然而,在某些艺术作品中,烟柱也可能被用来表达一种独特的美感或氛围。
个人经历中,烟柱可能与某次目击火灾或火山爆发的记忆相关联,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对烟柱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在诗歌中,烟柱可以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变迁:
烟柱升起,岁月无声, 历史的尘埃,随风飘散。
烟柱的视觉联想通常是浓密、垂直的烟雾,而听觉联想可能是火灾中的爆裂声或风中烟雾的呼啸声。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烟柱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smoke column”或“smoke plume”都可以用来描述类似的景象。
烟柱作为一个描述性词汇,其基本含义清晰,但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它可以承载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