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2: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4:35
“抑郁不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心情抑郁,感到不公平或不满。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内心状态,表达一种因为遭遇不公或不如意而产生的情绪低落和愤懑。
在文学作品中,“抑郁不平”常用来描绘主人公在面对社会不公或个人挫折时的内心感受,增强情感的深度和复杂性。在口语交流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不满或愤慨。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个体的情绪状态或社会现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情感的强烈程度和具体情境的适用性。例如,“愤懑”可能比“抑郁不平”更加强烈和直接,而“不满”则可能更加中性。
“抑郁不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人对于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广泛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抑郁不平”反映了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不公现象的敏感。在社会变革和个体经历中,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表达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改变的渴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沉重和压抑,联想到了人们在面对不公和挫折时的无助和愤怒。它提醒我关注社会公平和个人心理健康。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因为工作上的不公平待遇而感到抑郁不平的情况。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并促使我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心海波澜,抑郁不平,梦回往昔。”
视觉上,我联想到阴沉的天空和压抑的色调;听觉上,可能是低沉的音乐和沉重的鼓点,传达出内心的抑郁和不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eel resentful”或“feel aggrieved”,它们在情感强度和语境上与“抑郁不平”有所对应,但具体的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抑郁不平”这个词汇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也提醒我关注社会公平和个人心理健康。
~的心情会影响人的健康。
~的心情会影响人的健康
1.
【抑】
(本写作“归”。会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义:按,向下压)。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抑之欲其奥。
【组词】
抑按、 抑首、 抑搔、 抑扬
2.
【郁】
郁夷。
【引证】
《说文》-郁,右扶风郁夷也。从邑,有声。
古地名。汉置县。在今陕西省陇县西。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