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36
恳乞 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恳”表示真诚、恳切,“乞”表示请求、乞求。结合起来,“恳乞”指的是以真诚的态度请求或乞求某事。
在文学作品中,“恳乞”常用于表达深切的请求或祈求,如在书信、诗歌或小说中表达对某事的强烈愿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显得较为正式或文雅,不如“请求”或“乞求”常用。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文件或正式函件中,“恳乞”可能用于表达正式且诚恳的请求。
同义词:请求、乞求、恳求、央求 反义词:拒绝、回绝、驳回
同义词中,“恳求”与“恳乞”最为接近,都强调了请求的真诚和迫切性。反义词则表示对请求的否定或拒绝。
“恳”字古已有之,原意为真诚、诚恳。“乞”字则有乞求、请求的意思。两个字结合形成“恳乞”,强调了请求的真诚性和迫切性。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等。
在**传统文化中,“恳乞”体现了对礼仪和诚意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尤其是在正式或重要的场合,使用“恳乞”可以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诚恳的态度。
“恳乞”这个词给人一种诚恳、迫切的感觉,常伴随着一种弱势或需要帮助的情境。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谦卑、哀求的画面,或是对某事的极度渴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写给老师的邮件中使用“恳乞”来表达对延期提交作业的诚恳请求,这体现了对老师和学术规范的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恳乞”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月光下,我恳乞时间的宽恕,
让这夜的宁静,延长至永恒。
视觉上,“恳乞”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跪在地上,双手合十,面带哀求的表情。听觉上,可能伴随着低沉、恳切的声音,表达出内心的迫切和真诚。
在英语中,“恳乞”可以对应为“implore”或“beg earnestly”,都强调了请求的真诚和迫切性。不同文化中,对请求的表达方式和礼仪有所不同,但真诚和迫切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
“恳乞”是一个富有情感和礼仪色彩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请求的行为,更体现了请求者的真诚和迫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恳乞”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诚恳的态度。
1.
【恳】
(形声。从心,(kěn)声。本义:诚恳,真诚)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诂一》-恳,信也。 、 《一切经音义》四引《通俗文》-至诚曰恳。 、 《汉书·司马迁传》。师古曰:“恳恳,至诚也。”-意气勤勤恳恳。 、 唐·李朝威《柳毅传》-又乖恳愿。
【组词】
恳悃、 恳款、 恳曲、 恳言、 恳直
请求,表露愿望和要求。
【引证】
《广东军务记》-恳恩拯救。
【组词】
恳乞、 恳央、 恳祈、 恳告
2.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