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37
词汇“摅论”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书面化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摅论”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摅论”的字面意思是展开论述或详细讨论。其中,“摅”有展开、铺陈之意,“论”即论述、讨论。结合起来,“摅论”指的是详细地、系统地阐述某个观点或理论。
“摅”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展开、铺陈的意思,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舒也”。而“论”字自古以来就有讨论、论述的含义。两者结合形成的“摅论”一词,体现了汉语中对深入探讨和详细论述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对事物的深入探讨和详细论述被视为一种学术和思想的追求。因此,“摅论”一词体现了这种文化传统中的严谨和深入。
“摅论”一词给人以严谨、深入的印象,常与学术、专业等正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它让人联想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深入思考的过程。
在撰写学术论文或进行专业讨论时,我常常使用“摅论”一词来强调对某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论述。
在诗歌中,可以将“摅论”用于描述对自然或人生的深刻感悟: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我摅论生命的奥秘,
在花开花落间,
探寻永恒的真谛。
“摅论”一词可以联想到图书馆中翻阅厚重书籍的场景,或是学术会议上学者们深入讨论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laborate discussion”或“in-depth analysis”,它们都强调了详细和深入的论述。
“摅论”一词在汉语中体现了对深入探讨和详细论述的重视,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学术传统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摅论”有助于提升论述的深度和严谨性。
1.
【摅】
抒发;表达。
【引证】
《广雅》-摅,张也。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李隐:“摅,张舒也。”-摅之无穷。 、 《淮南子·脩务》。注:“摅,抒也。”-摅书明指以示之。 、 张衡《西京赋》-心犹凭而未摅。 、 《后汉书·班彪传上》-摅怀旧之蓄念。 、 《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摅之罔极。 、 班固《西都赋》-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
【组词】
摅愤、 摅怀、 摅意、 摅吐、 摅抱、 摅情、 摅散、 摅颂
散布。
【引证】
刘安《淮南子》-故摅道以被民而民弗从者,诚心弗施也。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