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57:08
“不相得”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两者之间不和谐、不协调或不融洽。基本含义是指两个或多个事物、人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或不适应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不相得”常用来描述人物之间的关系紧张或不和谐,如“他们两人性格迥异,相处起来总是不相得。”在口语中,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任何不协调的情况,如“这套家具和房间的装修风格不相得。”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中,“不相得”可能被用来分析人际冲突的原因。
“不相得”这个词汇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的“相”表示相互,“得”表示合适或适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被更具体的词汇如“不和谐”或“不协调”所替代。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不相得”这样的词汇常常被用来警示或批评不和谐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问题,尤其是在家庭、工作场所或社会团体中。
“不相得”这个词给人一种负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冲突和不愉快。在思考和表达中,它可能会引发对如何解决不和谐问题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不相得的情况,这导致项目进展缓慢,最终通过沟通和调整分工才得以解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与星辰不相得,各自闪烁在夜的边缘。”
视觉上,“不相得”可能让人联想到不协调的颜色搭配或风格迥异的家具摆放。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不和谐的音乐旋律或争吵的声音。
在英语中,“不相得”可以对应为“incompatible”或“not in harmony”,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用来描述不协调或不和谐的状态。
“不相得”这个词汇在描述不和谐状态时非常有用,它不仅限于人际关系,还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协调的情况。在学*语言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3.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