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06:28
弥留之际 的字面意思是指人临终前的时刻,即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阶段。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生命垂危、即将离世的状态。
“弥留之际”源自汉语,其中“弥留”意为生命即将结束,“之际”表示时刻。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弥留之际,其言也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死亡是一个敏感而庄重的话题。“弥留之际”常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生命的最后时刻,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终结、亲人的离别和无尽的哀伤。它提醒人们珍惜生命,关注临终关怀和家庭情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亲人或朋友在弥留之际的情景,这种经历往往深刻而难忘,让人更加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在诗歌中,可以将“弥留之际”融入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刻思考:
在弥留之际,我看见
生命的光芒渐行渐远,
亲人的泪水,如星辰闪烁,
在无尽的夜空中,永恒。
在不同文化中,对临终时刻的描述和态度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可能更强调个人的尊严和安宁,而东方文化中可能更注重家庭的陪伴和传统仪式。
“弥留之际”是一个充满情感和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生命的终结,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死亡和亲情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病日臻,既弥留。
他在~说出了他心中的秘密。
1.
【弥】
(形声。从弓,尔声。本义:放松弓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彌,驰弓也。 、 《集韵》-弥,《说文》:弛弓也。
2.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际】
(形声。从阜(fù),祭声。本义:两墙相合之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两墙相合之缝也。-际,壁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