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4: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4:30
炎热:形容天气非常热,温度高,通常指超过人体舒适范围的温度。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炎热”常用来描绘夏季的酷热,增强场景的氛围,如“炎热的夏日,连风都是热的。”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常用“炎热”来形容天气,如“今天真是炎热,出门就像进了烤箱。” 专业领域:在气象学中,“炎热”可能特指某一高温天气现象,如“炎热天气预警”。
同义词:酷热、炙热、闷热
反义词:凉爽、寒冷、凉快
“炎热”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炎”和“热”两个字组成,“炎”指火焰,“热”指温度高。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炎炎夏日”的描述。
在中国文化中,“炎热”常与夏季、农事活动相关,如“三伏天”是农事活动的关键时期,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
“炎热”常带给人不适和烦躁的情感反应,联想可能包括汗水、口渴、寻找阴凉等。
在炎热的夏天,我常常选择在室内活动,避免外出,以减少炎热带来的不适。
诗歌: 炎热的夏日,阳光如火, 汗水滴落,心静如水。
视觉:炎热的场景可能包括烈日下的沙漠、滚烫的柏油路、汗水淋漓的人。 听觉:炎热的天气中,蝉鸣声可能是最明显的声音。
在英语中,“炎热”可以对应为“hot”或“scorching”,在不同文化中,对炎热的感受和应对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炎热”是一个常用的形容词,用于描述高温天气,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和联想。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天气状况,以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和行为。
1.
【炎】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炎,火光上也。 、 《书·洪范》-火曰炎上。 、 《诗·小雅·大田》-秉畀炎火。 、 《楚辞·大招》-南有炎火千里。 、 《资治通鉴》-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
【组词】
炎上
2.
【热】
(形声。本义:温度高)。
同本义。跟“冷”相对。
【引证】
《素问·五常变大论》-肺甚畏热。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立厩中仆马之间,……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 《列子·汤问》-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组词】
热天;热釜、 热浪;炽热;滚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