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3:56
灰霾:灰霾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微小颗粒物(如灰尘、烟雾、硫酸盐、硝酸盐等)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的混浊现象。这种现象导致能见度降低,天空呈现灰蒙蒙的状态,通常与空气污染有关。
灰霾一词由“灰”和“霾”两个字组成。其中,“灰”指的是灰烬或灰尘,“霾”则源自古代汉语,意为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灰霾一词逐渐被广泛用于描述空气污染现象。
在**,灰霾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北方工业城市。灰霾不仅影响居民的健康,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努力采取措施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灰霾给人带来压抑和不安的感觉,联想到污染、健康问题和环境恶化。它提醒人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个人生活中,灰霾可能意味着需要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呼吸道健康,或者在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
诗歌: 灰霾笼罩的城市, 呼吸变得沉重。 每一口空气, 都是对自然的控诉。
视觉:灰霾天气下的城市景象,朦胧的建筑物轮廓,模糊的交通信号。 听觉:灰霾天气下,人们的咳嗽声,车辆的喇叭声,似乎都变得更加沉闷。
在英语中,灰霾可以对应为“haze”或“smog”。不同文化对灰霾的认知和应对措施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关注其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灰霾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气象现象,也反映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灰霾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信息,并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1.
【灰】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灰,死火余烬也。 、 《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毋烧灰。 、 《字汇》-火过为灰。 、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纸灰之类。 、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灰飞烟灭。
【组词】
灰灭、 灰榇、 灰罐、 灰枵、 灰火、 灰末
2.
【霾】
(形声。从雨,貍(lí)声。本义:风夹着尘土)。
同本义,即落黄沙。
【引证】
《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
【组词】
霾晦、 霾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