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1:32
词汇“恤金”通常指的是由政府或组织发放给特定群体的经济补偿,尤其是指因公牺牲、伤残或因特殊原因失去工作能力的人员及其家属的抚恤金。恤金是一种社会保障措施,旨在提供经济支持,帮助受影响的家庭维持基本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恤金可能被用来描绘社会的不公或人性的光辉,例如在描述战争或灾难后,政府对受害者的关怀。在口语中,恤金可能是一个较少直接提及的话题,但在专业领域,如社会保障、法律和军事领域,恤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同义词:抚恤金、补偿金、救济金 反义词:罚款、征税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抚恤金强调的是对牺牲或伤残的抚慰,补偿金可能更侧重于对损失的弥补,而救济金则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对贫困或灾难的援助。
“恤金”一词源于汉语,其中的“恤”字有怜悯、救助的意思,“金”则指金钱。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更多是在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建立后才开始广泛使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恤金的发放标准和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一些国家,恤金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其他国家,恤金可能更多地与军事或公共安全相关。
提到恤金,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牺牲、勇气、责任和关怀。它代表了社会对那些为公共利益做出牺牲的人的尊重和感激。
在个人生活中,恤金可能是一个较少直接接触的话题,但在新闻报道或社会讨论中,恤金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常常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诗歌中,恤金可以被用来象征社会的温暖和正义,例如:
“在寒冷的冬夜,恤金如一缕温暖的阳光, 照亮了那些因勇敢而受伤的心灵。”
恤金可能让人联想到政府办公室的安静走廊、严肃的文件签署仪式,或者是家属领取恤金时的复杂情感。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恤金的概念和实施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nsion”或“compensation”,但它们的含义和使用范围可能与汉语中的“恤金”有所区别。
通过对“恤金”这一词汇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中的作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专业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沟通和表达。
1.
【恤】
(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恤,忧也。 、 《易·泰》-勿恤其孚。 、 《书·大诰》-不印自恤。 、 《诗·大雅·桑柔》-告而忧恤。 、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不恤国事。 、 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所图者国恤家仇,所期望者豪杰事功。
【组词】
恤功、 恤恤、 恤民
2.
【金】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引证】
《说文》-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 《尔雅·释地》-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 《易·妒》-系于金柅。 、 《书·禹贡》。注:“铜三色也。”-惟金三品。 、 唐·李朝威《柳毅传》-项掣金锁。
【组词】
五金、 白金、 金背、 金钥、 金荷、 金铺、 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