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6: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6:27
刺激素: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在生物体内起到调节和刺激生理活动的作用。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刺激素通常指的是激素(荷尔蒙),它们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到血液中,对身体的生长、代谢、生殖等过程起到调节作用。
“刺激素”一词源自拉丁语“stimulus”(刺激)和“-ine”(表示化学物质的词缀)。在20世纪初,随着生物化学的发展,这个词开始被广泛用于描述体内的化学信使。
在现代社会,“刺激素”一词常与健康、美容和抗衰老产品相关联,因为许多这类产品声称含有能够刺激身体自然过程的成分。
提到“刺激素”,我可能会联想到活力、生长和变化。这个词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因为它通常与促进正向生理反应的物质相关。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关于生物学的书籍时遇到“刺激素”这个词,它帮助我理解了身体是如何通过化学信号进行自我调节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春日里的刺激素,你的话语唤醒了我沉睡的灵魂。”
提到“刺激素”,我可能会联想到实验室中五彩斑斓的化学试剂,或者是心跳加速的声音,象征着生理上的刺激反应。
在不同语言中,“刺激素”可能被翻译为不同的词汇,但其基本概念——作为生物体内的化学信使——是普遍存在的。
“刺激素”这个词在科学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生物体内的复杂调节机制,还能在文学和日常交流中作为比喻使用。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深化我的语言知识和科学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1.
【刺】
象声词
【组词】
刺的一声,他滑了一个跟头
2.
【激】
(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激,水碍袤疾波也。 、 《孟子》-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 《孙子·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 吴均《与朱元思书》-泉水激石。
【组词】
激激、 激浪、 激射
3.
【素】
(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素,白致缯也。 、 《礼记·杂记》-纯以素。 、 《礼记·檀弓》-素服哭于库门之外。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 《战国策·魏策》-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组词】
素幭、 素服缟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