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9:11
咎罚: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咎”意为过错、罪责,“罚”意为惩罚、处罚。结合起来,“咎罚”指的是因过错或罪行而受到的惩罚或处罚。
“咎”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过错、罪责。“罚”字则源于古代的刑罚制度,意为处罚。两者结合,形成了“咎罚”这一词汇,用于描述因过错而受到的惩罚。
在**传统文化中,“咎罚”与道德伦理紧密相关,强调因过错而应承担的责任和后果。在现代社会,法律体系中的“咎罚”则更多地与法律条文和司法判决相关。
“咎罚”一词往往带有一种严肃和沉重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责任、后果和正义。它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过同事因工作失误而受到的咎罚,这让我深刻理解到责任和后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咎罚”:
夜幕低垂,星辰黯淡,
咎罚之影,悄然降临。
悔恨之泪,滑落心间,
正义之剑,不容逃避。
在英语中,“咎罚”可以对应为“penalty”或“punishment”,虽然表达略有不同,但都强调了因过错而受到的惩罚。
“咎罚”一词在语言中承载着责任、正义和后果的含义,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和使用中,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道德和法律的体现。通过深入理解“咎罚”,我更加明白了责任和正义的重要性。
1.
【咎】
(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咎,灾也。 、 《吕氏春秋·侈乐》。注:“殃也。”-弃宝者必离其咎。 、 贾谊《吊屈原赋》-嗟苦先生,独离此咎。
【组词】
咎征、 咎有应得、 咎戒
2.
【罚】
(会意。小篆字,从刀,从詈(lì,骂人)。“刀”指刑法。本义:处罚,惩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罰,罪之小者。从刀、从詈,会意。未以刀有所贼,但持刀骂詈则应罚。 、 《墨子经》-罚上报下之罪也。 、 《周礼·司救》。注:“挞击之也。”-三让而罚。 、 《周礼·司市》。注:“播其肆也。”-小刑宪罚。 、 《楚辞·惜诵》-忠所罪以遇罚兮。 、 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清·方苞《狱中杂记》-皆不应重罚。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组词】
罚规、 罚约、 罚弗及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