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10:06
词汇“峻论”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峻”通常指高而陡峭,或者形容严厉、严格;“论”则指言论、论述或理论。将两者结合,“峻论”可能指的是严厉的、严格的或高深的论述或理论。
由于“峻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峻”和“论”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形容言论的深度和严谨性。
在强调逻辑和深度的学术或思想文化中,“峻论”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逻辑性的言论或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需要在正式的学术或思想交流中强调某个观点的深度和严谨性,可以使用“峻论”。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峻论”来形容主人公的深刻思想或严谨的逻辑,增加文本的深度和严肃性。
由于“峻论”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
“峻论”是一个用来形容深刻、严谨言论或理论的词汇,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在学术或思想交流中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观点的深度和严谨性。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深度。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