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7:23
词汇“峻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峻言”字面意思是指严厉或严肃的言辞。其中,“峻”字通常表示高而陡,引申为严厉、严格,而“言”则指言语、话语。
由于“峻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找到一些使用“峻言”来描述某人说话严厉或警告性强的场合。
“峻言”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汉语,其中“峻”字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严厉、严格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导致它在现代汉语中变得不太常见。
在古代社会,权威人士或长辈可能会使用“峻言”来表达对晚辈的严格要求或警告。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社会等级分明和尊卑有序的文化特点。
“峻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权威、严肃和不容置疑的气氛。它可能引起听者的敬畏或紧张感。
由于“峻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峻言”来描绘一个场景或人物的严肃性:
峻言如山,压顶而来,
心中敬畏,不敢轻怠。
“峻言”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严肃的会议室,或者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严厉地讲话的场景。
由于“峻言”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峻言”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的使用主要体现在描述言辞的严厉性上。在学习这个词汇时,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有限应用。尽管它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语境中准确表达。
1.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