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0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6:52
庭长:在司法系统中,庭长是指法院中某个法庭的负责人,通常负责主持法庭的审判工作,管理法庭的日常事务,以及指导法庭成员的工作。庭长通常由经验丰富的法官担任。
庭长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庭”指的是法庭,“长”意味着负责人或领导者。在古代,类似的职位可能被称为“判官”或“审官”,随着司法体系的发展,“庭长”这一称谓逐渐固定下来。
在许多文化中,庭长被视为司法公正的象征,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对社会秩序和正义有着重要影响。在一些国家,庭长的选举或任命过程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
庭长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权威和正义。在个人情感上,它可能引起尊敬或敬畏的感觉,尤其是在涉及法律和秩序的语境中。
在日常生活中,庭长这个词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观看法律题材的电视剧或电影时,我们可能会频繁接触到这一角色,从而对其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将庭长比喻为“正义的天平”,在故事中,庭长可以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如在一个关于冤案平反的故事中。
庭长的形象可能与法庭的场景联系在一起,如法官席、法槌和法庭的庄严氛围。在音乐中,可能与庄重的交响乐或进行曲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Chief Judge”或“Presiding Judge”,德语中的“Vorsitzender Richter”,都对应着庭长的概念,尽管具体职责和称谓可能有所不同。
庭长作为一个司法系统中的关键角色,不仅在法律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化和语言表达中占有特殊位置。通过对庭长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体系和社会正义的运作。
1.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