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1:1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1:11:22
双声:在汉语中,“双声”通常指的是一个汉字具有两种不同的读音,这种现象称为“多音字”。例如,“行”字可以读作“xíng”(行走)和“háng”(行列)。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双声字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韵律美和表达的多样性。例如,古诗中的“行”字,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读音和意义。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双声字的使用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正确的读音。例如,“重”字可以读作“zhòng”(重量)或“chóng”(重复)。
专业领域:在某些专业领域,双声字的使用可能更加精确,例如在法律文件中,“行”字的读音可能会根据具体的法律术语来确定。
同义词:多音字、异读字
反义词:单音字(只有一个读音的字)
双声字的形成往往与汉字的发展历史有关,一些字在古代可能有更多的读音,随着语言的演变,一些读音逐渐消失,而一些则保留下来。例如,“行”字在古代汉语中可能有更多的读音,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两种主要的读音。
在汉语文化中,双声字的使用体现了汉字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也是汉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体系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根据上下文正确使用双声字。
双声字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对于学习者来说,正确使用双声字可以增强语言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双声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误解。例如,在描述一个物体的重量时,使用“重(zhòng)”而不是“重(chóng)”。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利用双声字的特性来增加诗句的韵律美。例如:
行(xíng)云流水间,行(háng)道树影长。
双声字的使用可以让人联想到汉字的复杂性和美感,通过书法作品或汉字动画,可以更好地展示双声字的视觉和听觉魅力。
在其他语言中,也可能存在类似的多音字现象,例如英语中的“read”(阅读)可以读作/riːd/(过去式)和/red/(现在式)。
双声字是汉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正确理解和使用双声字对于提高汉语水平至关重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双声字的使用可以增加语言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是汉语学习者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1.
【双】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禽鸟二只。
【引证】
《说文》-雙,隹二枚也。 、 《方言六》-飞鸟曰双。 、 《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