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07
攀辕卧辙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攀着车辕,躺在车道上。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为了阻止车辆前进,采取极端的行为,比喻坚决挽留或阻止某事的发生。
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史记》等古代文献,描述的是古代战争中士兵为了阻止敌军前进而采取的极端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任何形式的坚决挽留或阻止。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体现了人们对事物坚持到底的态度,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忠诚和坚持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牺牲的精神。它让人想到那些为了理想或目标不惜一切代价的人。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保护家人或朋友而采取极端措施的情况,如父母为了孩子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攀辕卧辙只为情,不问前路几多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紧紧抓住车辆,躺在地上,表情坚决;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或悲壮的音乐来增强这种坚持和牺牲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clinging to the last straw”或“digging in one's heel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坚决和不愿放弃的精神是相似的。
攀辕卧辙 这个成语深刻地体现了坚持和牺牲的精神,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它都是一个强有力的表达工具。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坚持和牺牲的情感和行为。
攀车卧辙之恋,争涂不忘。
侯霸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征,百姓~不许去。
1.
【攀】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攀,引也。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右手攀右趾。
【组词】
攀恋、 攀辕
2.
【辕】
(形声。从车,袁声。本义:车辕子,车前驾牲口的直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大车、柏车、羊车皆左右两木,曰辕,其形直。一牛在辕间;田车、兵车、乘车皆居中。一木穹隆而上,曰辀,其形曲。-辕,辀也。 、 《考工记·辀人》-今夫大车之辕挚,谓辕卑也。 、 《周礼·考工记·车人》-凡为辕,三其轮崇。 、 《左传·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辕返旆。
【组词】
辕轭(车前驾牲口的直木和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借指车子)辕缚(指辂木因其缚于辕上,故名)
3.
【卧】
(会意。从人臣。“臣”是竖立的眼睛。本义:人伏在几案上休息,眼睛呈竖立形)。
同本义。
【引证】
《孟子》。焦循正义:“卧与寝异,寝于床,卧于几。统言之则不别。”-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一生伏案卧。
4.
【辙】
(形声。从车,徹(chè)省声。本义: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
同本义。
【引证】
《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 《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