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9:24
“严悍”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严”和“悍”。其中,“严”通常指严格、严肃,强调规则或态度的严谨性;“悍”则指勇猛、强悍,强调力量或性格的刚强。结合起来,“严悍”描述的是一种既严格又强硬的态度或性格特征。
在文学作品中,“严悍”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如形容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严格和勇猛。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工作态度或管理风格,强调其既严格又强势。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管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特定的领导风格或战术策略。
“严”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高大、庄严。“悍”字则源于古代汉语,原意为勇猛、凶猛。两个字结合使用,形成了“严悍”这一复合词,用以描述一种既严格又强硬的状态或性格。
在**传统文化中,“严悍”可能与儒家思想中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相呼应,强调个人修养和自我要求的严格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常用来形容领导或管理者的风格,反映了社会对效率和纪律的重视。
“严悍”这个词可能给人以严肃、不可侵犯的感觉,联想到军事将领或严格的教育者。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权威和纪律的尊重,同时也可能引起对过度严格和缺乏灵活性的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家公司工作,那里的领导风格非常严悍,虽然这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给员工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目光如严悍的剑,穿透了夜的寂静。”
视觉上,“严悍”可能让人联想到坚硬的盔甲或严肃的面孔。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军队的号令声或严厉的训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tern and tough”,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严悍”这个词在描述严格和强硬的态度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严格性,还强调了力量和决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悍】
(形声。从手,旱声。本义:勇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悍,勇也。 、 《荀子·大略》-悍戇好斗。 、 《汉书·贾谊传》-虽有悍如冯敬者。 、 《汉书·陈汤传》-且其人剽悍。 、 《汉书·吴王濞传》-上患吴会稽轻悍。
【组词】
悍酋、 悍夫、 悍志、 悍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