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8:55
吃重(chī zhò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承担重负或责任。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指物理上的负重,也可以指精神或责任上的重担。
“吃重”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吃”和“重”两个字组成,表示承担重负。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常见,如“吃力”等。
在**文化中,“吃重”常与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和勇气。
“吃重”这个词给人一种沉重和严肃的感觉,联想到责任重大和压力巨大的情境。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吃重”的情况,比如在工作中承担重要项目,或在家庭中承担照顾家人的责任。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吃重”来描绘一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他肩负着山岳的重量, 吃重地走在前行的路上, 每一步都坚定而沉重, 如同历史的巨轮在滚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ear the burden”或“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但“吃重”更强调了物理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
“吃重”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负重,也涵盖了精神和社会责任的重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吃重”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吃】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吃,言蹇难也。 、 《汉书·周昌传》-昌为人吃。
【组词】
吃子、 吃吃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