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4:43
词汇“得兔忘蹄”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战国策·齐策四》:“得兔而忘蹄,得鱼而忘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捕到兔子后忘记了捕兔的夹子,捕到鱼后忘记了捕鱼的筌。基本含义是指人在达到目的后,忘记了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比喻人因小失大,或者在成功后忘记了成功的基础和条件。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成功后忘本的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提醒别人不要忘记初心。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保持对基础条件的关注。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汉语中,用以批评那些成功后忘记初心和帮助自己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不忘初心”和“知恩图报”,因此“得兔忘蹄”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常被用来提醒人们保持谦逊和感恩的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以警示和反思的情感反应,提醒人们在成功后不要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和事,保持谦逊和感恩的心态。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提醒自己在取得成就后,不要忘记那些在困难时期支持自己的朋友和家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得意马蹄疾,得兔忘蹄莫自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捕到兔子后,忘记了捕兔的夹子,这个画面可以引发对“得兔忘蹄”这一成语的深刻理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get the means by which one achieved success”,虽然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其含义相似。
“得兔忘蹄”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同时,不要忘记那些帮助我们达到目标的人和事。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在成功后保持谦逊的态度。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后之贤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者乎?
1.
【得】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引证】
唐·杜甫《石壕吏》-犹得备晨炊。
【组词】
有错误就得批评;做得好就得表扬
2.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3.
【忘】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忘,不识也。 、 《诗·郑风·有女同车》-德音不忘。 、 《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中年病忘。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宠辱偕忘。 、 诸葛亮《出师表》-忘身于外。
【组词】
忘魂、 忘昏、 忘反、 忘年、 忘味、 忘食、 忘却、 忘生舍死、 忘先
4.
【蹄】
(形声。从足,ń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同本义。
【引证】
《谷梁传·昭公八年》。释文:“蹄,马足也。”-马候蹄。 、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 、 唐·柳宗元《三戒》-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
【组词】
牛蹄;马蹄;猪蹄;蹄涔、 蹄洼、 蹄道、 蹄蚤、 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