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35
词汇“柔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柔”和“谨”。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起来,“柔谨”可以理解为既温和又谨慎的态度或行为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柔谨”被视为一种美德,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公共事务时,强调温和而谨慎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处理敏感或复杂问题的情况,采用“柔谨”的态度可能会更有效,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柔谨拂面来,细雨轻洒心花开。”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entle and cautiou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
“柔谨”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方式,也体现了一种生活哲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的效果。
1.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柔,木曲直也。 、 《诗·小雅·小弁》-荏染柔木。
【组词】
柔木
2.
【谨】
(形声。从言,堇(qín)声。本义:谨慎,小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谨,慎也。 、 《诗·大雅·民劳》-以谨无良。 、 、 《荀子·王制》-谨畜藏。 、 《楚辞·怀沙》-谨厚以为厚。 、 《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谨食之。 、 清·张廷玉《明史》-不自谨惜。 、 清·刘开《问说》-谨护其失。
【组词】
谨畏、 谨肃、 谨言、 谨厚、 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