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9:46
“掌鞭的”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驾驭马车或牛车的人,即负责挥动鞭子驱赶牲畜前进的人。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可能不常用于日常生活,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历史描述中仍可见到。
“掌鞭的”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掌”意为掌握、控制,“鞭”指的是驱赶牲畜的工具。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文化和历史语境中仍保留其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掌鞭的往往与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相联系。在社会变迁中,这个词也反映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
提到“掌鞭的”,可能会联想到宁静的乡村生活、古老的交通方式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种联想带有一定的怀旧和浪漫色彩。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或文化活动中,如古装剧的拍摄或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可能会遇到或使用到这个词。
在创作一首关于乡村生活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掌鞭的”来描绘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
晨曦微露,掌鞭的轻挥长鞭,
马蹄声声,踏破田野的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老者挥动长鞭,驱赶着马车在乡间小路上行驶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鞭子的脆响和马蹄的哒哒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coachman”(英式英语中的马车夫)或“chauffeur”(现代意义上的司机),它们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使用和含义。
“掌鞭的”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程。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1.
【掌】
本义:手掌,手心。
【引证】
《说文》-掌,手中也。 、 《论语·八佾》-指其掌。 、 枚乘《谏吴王书》-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组词】
掌上、 掌上观纹、 掌文
四足动物带爪的脚。
【引证】
《孟子·告子上》-熊掌,亦我所欲也。
2.
【鞭】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同本义 泛指鞭子。
【引证】
《说文》-鞭,驱也。 、 《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 、 《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 《乐府诗集·木兰诗》-北市买长鞭。 、 唐·李白《赠友人》-骏马不劳鞭。
【组词】
鞭影、 鞭镫、 鞭弭
3.
【的】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鲜明的样子。
【引证】
战国楚·宋玉《神女赋》-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