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5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53:50
“洋取灯”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种从外国引进的照明工具。在历史上,这个词可能特指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煤油灯或其他类型的灯具。
在文学作品中,“洋取灯”可能被用来象征现代化或西方文化的影响。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描述旧时代的照明工具,或者作为一种怀旧的表达。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特定时期的照明技术。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来源和风格,而反义词则强调了本土和传统的特点。
“洋取灯”一词可能起源于清朝或民国时期,当时**开始引进西方的技术和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逐渐被更具体的词汇如“煤油灯”所取代。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洋取灯”可能代表了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引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开放和变革。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怀旧和历史的情感,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时光和技术的变迁。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历史博物馆或老照片中看到洋取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
在诗歌中,可以将“洋取灯”作为意象,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代化的思考。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洋取灯的外观和设计,而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煤油灯点燃时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从外国引进的照明工具,如日本的“洋灯”。
“洋取灯”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技术和文化交流,也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记忆和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2.
【取】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取,捕取也。 、 《周礼》-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者,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 《资治通鉴·唐纪》-取吴元济。
3.
【灯】
(形声。从火,登声。本写作“ 镫”。本义:置烛用以照明的器具。“镫”在古代还作“盛熟食的器具”解。隶变以后,作照明器具用的写作“燈”,而“镫”多作马鞍两旁的铁脚踏讲)。
同本义。亦指通电发光的照明器具或做其他用途的发光器具。
【引证】
清·查慎行《舟夜书所见》-月夜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组词】
油灯;电灯;日光灯;信号灯;探照灯;灯法